CERNET作为一个专门针对教育和科研的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有力地支撑了浙江大学以及浙江高校的建设和发展。1998年浙江大学参加国家“211工程”CERNET升级项目,负责CERNET华东南地区浙江主节点建设与运行工作。2003年参加国家CNGI示范工程项目,负责建成CNGI-CERNET2杭州核心节点。2023年顺利完成未来互联网试验设施 FITI项目,实现了FITI省节点与上海节点、厦门节点的100G主干试验网络传输。
一、坚持技术创新,持续引领浙江高校数智新基建发展
建成高性能主干网。双机与CERNET/CERNET2双骨干网互联,省内双线路接入CERNET的高校跨机框冗余负载,省网核心设备出现单台硬件故障或软件升级时,流量秒级切换。主干网下联浙江省八个地区的城市节点,接入省内高校和教育机构109家,入网用户100余万人。按教育部统一部署,积极配合省内高校开展IPv6规模化部署。为全省高校提供开通IPv6链路和优化调整IPv6路由服务。截止2023年12月,省节点接入高校主页IPv6平均支持率为99%。
建成可靠机房环境。合理部署供电、空调、防雷接地、通信、照明、消防和安防系统,保证核心节点设备7×24小时不间断运行。机房总面积达3100平米,电力系统双路供电,并设置配电和滤波装置。6个网络核心机房分布在紫金港、玉泉、西溪、之江、华家池校区。主节点建设启真算力中心,服务器机柜413个,1万核CPU和15P存储。建设混合云计算平台。与互联网企业建设网络专线,基于混合云架构面向全校师生提供24小时不间断在线海量、弹性云主机和云存储优质服务。
建成安全服务中心。以设备工具化,人员专业化,流程标准化,管理数据化为原则,配备10人专职运维监控团队,提供7*24小时预警处置,由三级安全运营团队通过大数据分析、体系化关联规则、威胁狩猎、威胁情报等技术协助,根据运营脚本,规范化处置安全事件,实现对网络性能、流量控制、网络入侵等行为的管理与测试。持续开展虚拟币“挖矿”常态化整治工作,及时在省主干网封堵上级通报的虚拟货币“挖矿”流量,同时利用流量监测分析、态势感知、特征库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虚拟货币“挖矿”态势分析和联合治理,主动在省网拦截发现虚拟货币“挖矿”行为。省节点在常态化挖矿和病毒专项治理工作中,截止2023年12月,共封禁了1219个异常IP地址,阻断外联矿池,为全省CERNET用户构筑网络防护屏障。
建成校园网络环境样板。浙江大学建成高速泛在的基础网络服务、浙大云计算资源等数字新基建,建设智能网络防御系统,提供全方位安全防御,为师生打造了一流的信息化基础环境。围绕“网上浙大”项目在产学研创新生态的基础上落地实施,构建了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全链路一体化教学支撑体系。建设教育专网直接以万兆光纤入教室,带宽充分满足智云课堂视频教学和优质课件共享等需要。楼内与校园网隔离,提高教育专网稳定性。建设科研专网为学院科研机房提供光纤直连校级网络核心机房专用网络,减少大带宽传输对楼宇有线网影响。此外校园无线网共部署5.2万余台AP,实现AP入室全覆盖,规模国内高校前列。构建了全链路稳定安全的新基建支撑体系,为学校疫情“不停课、不停学”保驾护航。
二、坚持生态创新,系统赋能浙江高校整体数智治理发展
加强工作体系建设。建立浙江地区节点。到目前为止已成立宁波、温州、嘉兴、绍兴、金华、台州、衢州、湖州8个地区的城市节点。结合区域教育需求,依托地区节点高校为当地高校提供更优质服务以及加强节点对地区的影响。2021年正式成立主节点秘书处。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与浙江赛尔分公司联合成立秘书处,系统性、规范性开展面向全省教科网用户开展技术创新、学术交流、成果推广、评奖评优等工作。2021年节点网站升级。作为管理服务阵地,全面详细地介绍节点服务信息和工作进展。
协同省内相关行业协会,共同赋能浙江高校数字治理水平。协同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浙江省计算机学会、浙江省经信厅、浙江省高教学会等组织,共同落实浙江省数字化改革、信创等任务。与浙江省计算机学会成立数字化改革专项研究小组,开展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区域行”、“高校行”、“企业行”等学术研讨活动,浙江省高校数字化改革精神学习和经验分享。疫情期间主节点面向全省信息化技术骨干组织了十余次高校信息化素养培训讲座,并集结成内部刊物《累土集》用于高校经验分享。2024年启动开展浙江省教育信息化成果系列巡展活动,选取浙江数字化改革先进单位作为示范校,先后接待了来自山东、天津、江苏等教育厅组织的培训班考察,把浙江高校教育数字化成功经验面向全国推广。
建设创新生态打造国内高校数字化标杆。2018年主节点单位联合国内著名企业成立“智云实验室”,2021年升级为智云联合研究中心。主节点担任浙江省5G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单位,成立中移动-浙大5G创新实验室。浙江省下一代互联网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单位,2019年成为2023年与西湖区政府、运营商共同成立“西湖之光”算力联盟,2024年成立浙江高校信创联盟。主节点依托创新实验室与联盟与校内外教研机构、领先企业、兄弟院校、校内院系等百余家单位开展创新合作,积极参与浙江省先后组建智慧校园、智慧教育、智慧教室、网络安全等十余个产学研合作实验室,系统推动高校教学支撑体系持续迭代优化和实践应用。联合浙江移动公司积极支持省内5G绽放杯及嘉兴5G红船杯等5G项目立项与评审,推动5G技术在各领域的深入应用。
三、坚持学术创新,沉淀行业经验与加强成果推广。
主节点单位承担参与了“IPv6过渡机制及其应用示范”、“IPv6网络管控技术及其应用示范”等下一代互联网科研项目。推进“5G+智慧教育”国家级项目开展,并探索同浙江省移动AI创新研究院合作推进5G+AI技术协同发展。完成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学在浙江智慧学习广场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项目。完成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项目“高等学校‘最多跑一次’改革政策研究”研究课题、完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治理体系中信息化能力研究》等重点课题并发布重要成果。
华东南地区杭州主节点在2005年度CERNET NOC 工作表现中表现优秀,荣获优秀奖。2007年浙江大学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示范网络核心网CNGI-CERNET2/6IX”荣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4年浙江大学在CERNET二十周年建设中获得突出贡献奖。杭州主节点在2019年度CERNET NOC 工作表现中表现优秀,荣获先进奖。《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全链路一体化教学支撑体系》先后被评为浙江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数智驱动的弹性混合教学支撑体系构建与实践”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3年高等教育创新中心数字化教育先锋奖,浙江大学算力中心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2023年“华彩杯”算力应用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浙江大学可信数字安全疆域实践”获中国信息协会信息安全专业委员会2022年-2023年数据安全产业成果系列征集数字安全优秀实践案例集。
承担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就数智驱动智能决策、智能时代高校教学变革等主题创建了“典学论坛”跨学科交流平台;承担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以浙大品牌出发,创建“智云学堂”直播平台,利用大流量向社会公众传播共享科普知识。